近年,為了更好地維護社會治安,提升人們的幸福感,我國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同時,平安城市的建設成為了我國各地區的重點開展工程。平安城市的建設以
安防監控為主要技術手段,因此如今在大街小巷都能看到監控攝像機。監控攝像機的應用越來越普及,那么目前監控攝像機的主流技術有哪些呢?
東莞監控公司廣東藍訊智能科技認為目前監控攝像機主流技術分別為:寬動態、透霧、智能分析、高像素以及星光級。
寬動態:數字寬動態并沒有達到真正意義上的擴大成像動態范圍的目的,而是通過軟件的圖像后處理算法提高了局部區域的對比度,一般由攝像機ISP模組實現。事實上我們肉眼可辨別的灰階范圍是十分有限的,而計算機卻可以區分非常微弱的灰度差異,數字寬動態正是通過圖像處理算法將這些微弱的差異增強到肉眼足以區分。之后在CCD硬件技術基礎上出現了雙幀合成寬動態,解決方法就是用一顆CCD,但是上面的每一點在單一時間內曝光兩次,一次長曝光(低快門),一次短曝光(高快門)。所以每一點都有兩個數據輸出,就叫“雙輸出CCD”,利用DSP特有的圖像處理算法,將兩幅圖像當中亮度適當的部分分別切割下來,最后進行疊加合成并輸出一幅明暗區域都清晰可見的圖像。無論是數字寬動態還是雙快門寬動態,其寬動態效果均不理想。
隨著DSP和CMOS技術的演進,DPS采用的是每一個像素單獨曝光和控制技術,加之利用CMOS傳感器采集的多幀畫面合成一幅完整圖像的線性疊加,相比于CCD的兩次曝光成像有了更高的動態范圍。從數值上來說,采用DPS技術的CMOS攝像機就目前的處理技術,其動態范圍即可到達120dB甚至140dB。寬動態技術已經成為衡量一款攝像機性能的重要指標。就目前來看,標配寬動態功能,已經成為各IPC廠商的共識。
透霧:隨著近幾年國內霧霾天氣加重,市場對于透霧攝像機的需求越來越多。由于光學透霧鏡頭較為昂貴,為了降低透霧攝像機的身價,也為了實現更好的透霧效果,主流IPC廠家都開始在攝像機視頻圖像透霧算法技術上做研究,透霧算法可根據物理上霧霾的形成模型,通過局部區域灰白程度判斷霧霾的濃度,從而復原出清晰的無霧霾圖像。算法透霧能夠保留圖像的原有色彩,同時能夠大幅提升圖像透霧效果。
智能分析:高清網絡攝像機從2011年推出移動偵測、視頻遮擋等智能分析功能,發展到如今,幾乎所有的主流廠家高清網絡攝像機標配的智能功能都超過10種,當然目前這些智能功能的標配絕大多數僅局限于中高端行業產品中。按市場業務應用來分,這些智能分析功能可以分為診斷類智能分析、識別類智能分析、行為類智能分析。
高像素:2010年高清元年推出的還只是720P高清網絡攝像機。隨著CMOS技術的引入,2013年后,300萬、400萬、500萬、600萬、1200萬像素的高清攝像機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這就是技術的創新帶來了產品體系的創新。在現有主流安防企業中,高像素成為各廠家的標配,甚至4K成為各廠家的標配。對用戶而言,4K不僅僅是對視覺的體驗和享受,而是4K的分辨率是1080P的4倍,如果用4K攝像機和1080P攝像機拍攝相同視場角下的同一場景,4K攝像機會用4倍于1080P攝像機所用的信息量去還原場景,畫面自然更清晰、更貼近真實。從“用”的角度來講,能實現更準確的智能分析,4K一旦大規模部署,智能分析的準確率就能上升一個臺階,而且也會有更豐富更令人驚喜的智能應用得到實現。
星光級:行業內公認0.001Lux及以下稱之為星光級攝像機,具有代表性的星光級攝像機就是TI DM8127/安霸S2+索尼IMX185硬件方案,目前廣泛應用于平安城市、金融、酒店樓宇、平安村居、港口、高速公路等項目中,無需大規模安裝補光照明設施,就可以得到較好的夜間高清彩色監控畫面需求。
以上為監控攝像機的目前的幾種主流技術。廣東藍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專業承接安防監控、閉路監控、視頻監控等業務,歡迎來電咨詢。電話:18028990096.